微信號:崔玉濤的育學園
微信號:cuiyutao2015
孔令凱
兒科醫生
兒科碩士。
孔醫生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,曾就職於北京軍區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和北京和睦家醫院。通過擔任兒童重症監護病房和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主治醫師工作,在新生兒、兒童危重症搶救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;通過門診的實踐,對兒科各種常見病的診療以及兒童保健方面有了深刻的認識。
孔醫生在醫學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0餘篇,並且熱心科普,目前在微信上已經撰寫60餘篇育兒、疾病專業科普,深受讀者的喜愛。
具有美國兒科學會及心臟病學會認證的兒童高級生命支持(PALS)證書及新生兒高級生命支持(NALS)證書。
●●●
寶寶愛咬東西,抓什麼都往嘴裡放!怎麼辦啊?!
我家萌寶最近簡直成了貪吃魔王,逮什麼吃什麼,愁死我了。
哎,寶寶,停下,停下……
什麼也不說了,我先去安慰下我家貓。
每個有寶寶的家庭可能都會出現類似上面這種場景:
咬咬貓尾巴,咬咬書都還能接受,但娃見什麼咬什麼,特別惡心的是,還會咬尿布裡面的某些不可描述的物體(不用猜了,就是這個:💩 ),這可怎麼辦~
●●●
好,咱們從媽媽和孩子兩個方面談談這個問題:
媽媽們不想讓寶寶見什麼咬什麼有以下原因:
不衛生。
怕硌牙、損傷口腔。
怕嗆著寶寶,導致寶寶窒息。
咬壞東西——浪費。
在外人面前咬這咬那,讓我這當媽的好沒面子啊!
所以,針對寶寶咬東西,媽媽們通常採用以下方法:
什麼都不讓孩子咬,看到寶寶咬東西就從嘴裡摳出來,有時氣急了,還會數落寶寶幾句。
把寶寶咬的東西塗上苦苦的藥水,呵呵,看你還咬不咬。
不準咬別的東西,只能咬磨牙棒、磨牙圈,看到寶寶咬東西就用磨牙棒吸引下,換過來。
別餓著寶寶,別咬東西啦,乖寶寶,吃點東西吧。
咬就咬唄,我是個合格的老媽,給你消好毒,保證你安全!
ok,媽媽的想法和做法說完了,
咱們聽聽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。
我要出牙啦,我牙齦疼,我癢,我就要咬東西。
我現在可是口欲期,我有癮,我就是見什麼咬什麼。
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,就先從嘴巴探索開始吧!
我不舒服,我耳朵癢、疼(中耳炎),我就要咬東西緩解下。
我一咬東西,爸媽就反應特大,真好玩,我就要咬咬咬!
我沒有玩具玩,我焦慮,我什麼不咬,就咬手。
以上媽媽和寶寶的想法大家都了解了,那哪些是對的呢?
●●●
哈~你是在撫養寶寶,要去適應寶貝,而不是讓寶寶適應你。所以,寶寶的想法是你進行照顧的依據。
他們怎麼想,做父母的就要怎麼幫助他們,想具體點,ok:
寶寶出牙時。如果沒有磨牙棒,他們可能會咬別的東西,比如爸爸媽媽的手指。
這時,給寶寶買些磨牙棒、磨牙餅乾,讓寶寶盡情的咬去吧,並且這個時候寶寶處於輔食添加期間,咬咬還能幫助寶寶盡快適應輔食呢。
寶寶口欲期(1歲內)。其實我不太認同弗洛伊德老爺子給寶寶定的這個期,什麼都和這欲那欲有關。其實,這個階段寶寶和大一點的寶寶就是在用嘴巴探索世界,在用嘴巴學習。所以,媽媽們需要幫助寶寶探索,把不安全的東西收起來不讓寶寶咬(例如小玻璃球,尖銳可能損傷寶寶的物體等),其他的東西,弄乾淨,讓寶寶咬去吧!
立馬就會有媽媽問,怎麼弄乾淨?消毒嗎?當然不行,根據物品的不同,採取不同的清潔方法,可以用的方法有煮,清水或肥皂水洗乾淨晾乾,太陽下曬幹,烘幹,但是不要用消毒劑(例如84消毒液)去清洗。為什麼不要用消毒劑呢?因為殘留物會進到寶寶體內,影響寶寶的腸道菌群,導致寶寶腹瀉、過敏、濕疹等。
寶寶生病不舒服的時候,讓寶寶咬點東西緩解下,推薦!但是要注意衛生和安全哦!
寶寶咬東西時,不要大驚小怪,不要批評孩子,輕描淡寫的用你想讓他咬的東西替換下來,千萬不要激起來寶寶的表演欲,不要總是打擊寶寶!
如果家裡氛圍比較緊張或者寶寶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和玩具,這時寶寶可能就願意咬手指頭。怎麼處理,大人先改變,和和氣氣的改善氣氛,多親近寶寶,和寶寶交流玩耍啊!
抹上苦苦的藥水?NO!尤其是寶寶吃手指的時候,向手指上抹苦藥水。人家寶寶就用這個安慰自己呢,你也給剝奪了,你於心何忍啊!
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
地址:北京太陽宮冠捷大廈一層
如果您需要預約線下就診,可撥打預約電話010-87418800
客服工作時間:周一至周日8:00——19:00
授權聲明:原創內容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
合作郵箱:[email protected]